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

櫻花開了










阿里山森林幽靜深謐,高聳向天的巨木群,見證天地日月的更佚。每以無比虔敬的心,輕輕的漫步在棧道上,任每一個細胞與森林中的小精靈對話。深深讚嘆這一片壯麗的森林。


森林的蒼鬱深邃,已夠令人摒息。而每年春天,萬紫千紅繽紛盛放的櫻花,只能說是上天最美的禮物了!


櫻花季一開始,每日成千上萬的人潮湧入。花朵以排山倒海之姿,在枝頭肆意爭妍鬥豔,人群則在樹下擁擠喧擾。三月二十日和友人一起上山,如預期一般,車子無法進入,必須停在入口很遠的地方,然後走路進去。

年年賞花,年年有不同的感受。以往記憶最深刻是,園區一到櫻花季,總不停聽到烏鴉在盤旋鳴叫。因為遊客多了,垃圾跟著大量增加,正是烏鴉覓食的大好時機。今年已少聽聞烏鴉的叫聲。園區的垃圾桶設計得不錯,容積夠大,且資源回收和一般垃圾並立,以木頭製造,和四周的景觀相容。走在園區,已無發現垃圾堆置雜亂的情形。

最令人詬病首推公廁,大概是人多,使用率太高,異味逸散,地面潮濕,清潔用具任意擺放。綠美化的植哉,部分已枯萎等。但大部分都有提供衛生紙,算是有進步。

其次是和商店大街緊鄰的停車場。已經一位難求的停車格,被路霸佔用,甚至大棘辣的擺餐桌做生意。更糟糕的是大量使用免洗餐具,還堆放一地。這麼多的一次性容具,丟到哪裡呢!其實,停車格不應緊鄰店家,且應嚴格要求店家在店面做綠美化,騎樓也要淨空。

說到一次性餐具,連名山古剎~慈雲寺,師父們慈悲為懷,為遊客準備素齋麵和飲品,可是卻都使用紙碗、紙杯、免洗筷!

阿里山聞名海內外,是很多人必選的旅遊景點之一。但是入口意象卻遭透了,公車處的公廁雖有改善,可是洗手台外,就堆放一堆雜物。清潔用具任意放在門口。隔鄰的7-11,垃圾滿溢,花台上飲料罐、煙蒂、檳榔汁渣等充斥。

這一次阿里山之行,因時間緊湊,並沒有全部走完。感覺上,比以前有進步一些些,可是還有很多應改善。最後令很多遊客氣憤的是,園區的車輛實在太多了,有旅館的專車、進香團的小巴、載客遊園車等,遊客無法安心走路賞花,還要不時吸進一堆廢氣!

2009年3月18日 星期三

逛墾丁大街買什麼


逛墾丁大街買什麼?

去墾丁的遊客,晚上逛逛大街,就像朝聖一般。上星期五吃完飯後,也去逛了一圈。感覺上和所有夜市一樣,熱鬧擁擠、吃喝玩樂樣樣都有。尤其賣海灘衣褲、鞋和T恤的特多。大街上還有很多南洋餐飲和攤位,走在其中,增添不少南島的輕鬆慵懶感。突然看見一家店,有一些籐編的包包,很別緻、很休閒風!仔細一瞧,是泰國製。另也有一些稍有個性的飾品、器皿,卻是來自厘島。

兩手空空走回旅館,雖然看看人、逛逛走走,很悠閒!卻有些莫名失落。很有一些購買欲,想帶回有墾丁、恆春半島蕉風椰影風味的東西,卻一無所獲。

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


這一次來墾丁,我們騎腳踏車,繞過恆春半島的兩個點,貓鼻頭和鵝鑾鼻。沒有遇到落山風,山青、天藍、海藍,陽光也很溫柔,在二月的墾丁。

騎在平整的濱海公路上,有時可以看到海,很多時候卻是和一望無際的銀合歡相伴。眼看扁平舌狀的夾果,掛滿了枝頭,即將崩裂隨風飄落,再無盡的蔓延。心中隱隱擔憂著!

惡名昭彰的銀合歡,生命力特強,耐貧瘠及鹽鹼性土壤、抗乾旱、繁殖力旺等特性,原是為薪炭用途、綠覆蓋和造紙原料等引進,然時代變遷,已失去這些功能。銀合歡也會釋放有毒它作用的含羞草素,抑止其它樹種生長。現在大剌剌的攻佔本地,除稍具水土保持功能外,嚴重衝擊國家公園自然景觀和生態系。如何移除,是一大難題!


如果將這些銀合歡發揮經濟價值,是不是可以為帶來一些生機!現代科技發達,可物盡其用,種子做飾品、項鍊等。木頭研發做家庭用品、置物架、書架等,在市場上或許可以獨樹一格,且具在地特色和樸拙之美。說不定帶來很多商機。
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在貓鼻頭臨高眺望無際的台灣海峽和巴士海峽,回首卻見一株挺拔的瓊麻,兀自高聳向天。瓊麻屬龍舌蘭科,是一種耐旱和耐瘠的纖維植物。在沒有化學纖維尼龍繩的時代,瓊麻是最風光的恆春三寶之一,一句俗諺『瓊麻抽絲起高樓』,見證它的流金歲月。瓊麻纖維豐富不吸水等特性,可製為水中用的繩索。除做纜繩外,還廣泛用於吊床、麻袋、鞋、墊褥、地毯、毛刷及紙等,甚至農場、工場也用來做包裝的材料。如今走入歷史,僅留瓊麻工業歷史展示區,回顧過往。


恆春的瓊麻質地堅韌優良,曾大量外銷,成為最當紅的經濟作物。也因大量種植對海岸林造成相當程度的破壞,瓊麻式微對海岸林的復育具有正面價值。


如今荒蕪貧瘠的海岸上,僅留下一叢叢的瓊麻零落四處,然在豔陽下孤挺而立的堅硬俐落身影,仍是海邊線上美麗的點綴。


在逐漸講究手工慢活的時代,像這樣天然的纖維材質,可以回復到生活當中嗎?一面踩著腳踏車,我一面異想天開。